
第11期 | 2018年1月31日
恩泽50感言
2018年是特别的一年,因为恩泽堂在今年将走过50年的历史里程碑。下一个50周年庆,我相信所有教会的创始人、元老们,应该是历史人物了。我能在恩泽堂庆祝50周年时,适巧在其牧养团队中,是上帝的恩典和美意。
既然是50周年纪念,很自然的,我的思维就回顾过去,思想着:到底恩泽堂在我记忆的轨迹中有什么印象和感想。本着残余的记忆及历史资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小小感言。
我对恩泽堂比较有深刻的印象是在1994年上半年。当时新加坡神学院邀请了时任乌节路华语聚会主理的陈清福牧师前来教导“牧养事工”的课程。 我

当时是牧会了两年后回神学院进修硕士课程,看到这样的课程,毫不犹豫的就报名上课(陈牧师的课是在周日下午,因此选这门课,在时间上不会同其他的必修课相撞)。上课时第一次经历到下午的“选修课”竟然座无虚席。我当时带着手提电脑上课,直接把课堂所吸收置入电脑存档,随后整理出一份被广传出去的“教会牧养”资料。只可惜在电脑日新月异的过程中,我那陈旧的华文系统资料已经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然而陈牧师在课堂的教导,深深影响着我以后的事奉。我印象深刻的是陈牧师说,他初到教会时,人数不多。但是本着牧养的信念:“努力探访关怀、努力预备查经教导、努力预备讲章”,上帝就把得救的人数加添给教会。这成了我在往后的日子里,不管牧养遇到怎样的困难都紧紧抓住的秘诀。感谢主,2012年我有机会来到恩泽堂事奉,承继由陈牧师、黄志伦牧师、黄勇勋牧师传递下来的牧养事工。我真的是战战兢兢,深怕不小心砸了恩师的招牌。虽然牧养教会不单是努力探访、查经和讲道,也有许多行政、目标需要推动,但是那牧者之心——我称之为“教牧的初心”是绝对不能缺少的。
除了在牧养的事工上恩泽堂已故前辈陈清福牧师给予我的影响和祝福外,我还想分享恩泽堂在海外宣教的事工。当我2012年5月开始加入恩泽堂的牧养团队后,就开始参与教会宣教的事工。上帝的带领,我适巧参与“泰国事工”,这是我过去15年来经常去宣教的国家。从历史资料获知,自1989年恩泽堂就开始推动海外宣教,当时主要的目标是在比较落后的村落。在前几年教会就先后差派了许多福音队到10多个泰国难民村布道。后来集中在其中4个村落。2002年,教会发现许多难民村的孩子长大后就到城市工作,而他们因为来自乡下,不容易适应和融入城市的教会,许多都因此流失了。于是教会改变策略,决定先到泰国城市建立教会,一方面可以吸收乡下来的信徒,也可以发展自立。当城市教会成长后,就由他们差派福音队去乡下布道。于是先后在泰国6个城市建立了7间据点教会。至于乡下的教会,只保留了黎明新村基督教会。
我有幸成为泰国事工的负责教牧,每年都与这8间教会的9位教牧开会、交流和合作。感谢主,这几年来城市的据点教会几乎都已经完成建堂的工作,教会的得救人数也不断增加。目前这8间教会的总聚会人数已经超过650位,更难能可贵的是其中三间教会,即曼谷、吞府和清迈教会,每年圣诞节后都会组织人数众多的福音队去乡下传福音。他们在那里举办跨年布道会、少儿营等等,全村的人都热烈参与,许多灵魂都得到救赎。
在恩泽堂庆祝50周年的时期,我真的很感谢上帝,给我有机会在这样的教会牧会和参与海外宣教。期望恩泽堂在未来的日子里,不忘初心,继续在国内外扩展天国。
>> 长执会主席的话主页
除了在牧养的事工上恩泽堂已故前辈陈清福牧师给予我的影响和祝福外,我还想分享恩泽堂在海外宣教的事工。当我2012年5月开始加入恩泽堂的牧养团队后,就开始参与教会宣教的事工。上帝的带领,我适巧参与“泰国事工”,这是我过去15年来经常去宣教的国家。从历史资料获知,自1989年恩泽堂就开始推动海外宣教,当时主要的目标是在比较落后的村落。在前几年教会就先后差派了许多福音队到10多个泰国难民村布道。后来集中在其中4个村落。2002年,教会发现许多难民村的孩子长大后就到城市工作,而他们因为来自乡下,不容易适应和融入城市的教会,许多都因此流失了。于是教会改变策略,决定先到泰国城市建立教会,一方面可以吸收乡下来的信徒,也可以发展自立。当城市教会成长后,就由他们差派福音队去乡下布道。于是先后在泰国6个城市建立了7间据点教会。至于乡下的教会,只保留了黎明新村基督教会。
我有幸成为泰国事工的负责教牧,每年都与这8间教会的9位教牧开会、交流和合作。感谢主,这几年来城市的据点教会几乎都已经完成建堂的工作,教会的得救人数也不断增加。目前这8间教会的总聚会人数已经超过650位,更难能可贵的是其中三间教会,即曼谷、吞府和清迈教会,每年圣诞节后都会组织人数众多的福音队去乡下传福音。他们在那里举办跨年布道会、少儿营等等,全村的人都热烈参与,许多灵魂都得到救赎。
在恩泽堂庆祝50周年的时期,我真的很感谢上帝,给我有机会在这样的教会牧会和参与海外宣教。期望恩泽堂在未来的日子里,不忘初心,继续在国内外扩展天国。
>> 长执会主席的话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