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亲密的握手 相互问安无阻碍
——阻断措施后首个有圣餐的实体崇拜会
——阻断措施后首个有圣餐的实体崇拜会

长执和值勤工作人员在重启实体崇拜会的预习日上忙得不可开交,就为了好好的迎接久违的会友下个主日的到来。

用信心,以笑脸迎接大家的到来。

大门就有清楚的指示,大家不怕走错区块的。

影音和音响组争取时间各就各位。

唱诗时间只闻琴声不听歌声,是怎样的一种氛围呢?

阻断措施七个月以来举行的首个圣餐礼!

负责分饼和杯的长老,还得戴上面罩,辛苦你们了!

为保持安全距离不同另个区块接触,绳子和“不准跨越”把圣殿分成AB两区块。
10月25日,是本堂乌节路聚会为了从11月1日开始敞开圣殿大门,迎接分两组最多总人数100的会友到来的预习。 根据疫情应对小组的指示,出席者应在11时15分抵达教会,负责的长执则11时许就抵步做准备的工作。
——不是得进行体温监测吗?可检测台在哪儿?
——有人说,也许是进去圣殿入口处那里?要不要就进去?
话音未落,只听到不远处有声音喊着叫停:“等一下!这里这里!”几位工作人员拿着A的站牌、拿着站立式的体温检测器,还有SafeEntry 扫描二维码告示牌,快步走来。 啊!也许是我们这些出席者太早到了。值勤的长执和弟兄姐妹,不怕不怕,我们等你。
当天最大挑战是:15分钟内做好迎接会众的准备
跨聚会防疫应对小组主席陈奕慧长老说,预习当天最大的挑战是必须在短短的15分钟内能够做好迎接会众的准备工作,包括确认从早前乌节路长老会(英语崇拜)实体崇拜会后的清洁工作是否到位。因为11时15分起会众就将陆续进入圣殿。“感恩受指派服侍的长执都准时抵达,全然配合指示快速部署,非常有效率!”
走进圣殿,啊!久违的教会,我们来了!久违但熟悉的老朋友,大家可都好呀!
做足安全措施
教堂里那一张张长长的木椅子,每隔一排就封两排,不能坐下的椅子上除了有大大的X(打叉)字贴纸之外,还用绳子围将起来,疫情之前一排长椅子可以“挤挤”的坐上10个人,如今只能以5人为限。约略数一数,长长短短A B 两边两个会众区块的木椅子,足够容纳100人,也符合政府的人数规定。
工作人员已经就位,今天可以出席的长老执事也一一抵达,A B 两个区块的出席者不能交叉接触,但经过近7个月的阻断措施“训练”,不握手问安不自觉的已成习惯,分别坐在A B两个区块的出席者遥相问安,用声音、以手式,或甚至眼神,还是微抖的眼角,大家彼此的心意尽都收到。
11时30分开始崇拜前,教堂外响起了如歌的钟声,大家安静心等候着崇拜会的开始。
疫情之前,这一切太过于理所当然;疫情在完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来袭的这段日子里,更加的叫我们明白,过去每个主日能够参加崇拜会,能够一起在教会聚集敬拜,全是上帝的恩典,尽是祂的作为。今天尽管是限于百人的少数人的聚会(出席的长执和负责幕后工作的同工共52人),但还是感恩满满。
没有唱出声来的唱诗时间
管风琴师奏响了第一个音符,那么的庄严,那么的美妙,那么的叫人有说不出的赞美,熟悉的旋律缓缓流淌开来,叫人不由得百感交集——这是上帝的圣殿,是上帝为我们而敞开大门的圣殿,我们好想高歌称谢祂的美名。
然而,根据规定,聚会时会众不得开口唱诗,大家眼睛盯住投影片投射出的歌词,在心中默默颂唱!没有唱出声来的唱诗时间,竟有着音乐旋律仿佛在空气中飘荡的回声。这样的感觉,在主席的宣召和读经时间里,像极了上帝的声声叮咛在这历史悠久的圣殿厅堂里回荡着,久久不息。。。
进入证道之前,《愿开我眼》这首诗歌就要我们“安静等候主”,得以领悟上帝旨意。为了让今天参与实体崇拜会的会众跟参与线上联合崇拜会的会众领受相同的信息,讲师志伦牧师同一篇讲道《选派长执》再讲一次。
接着的奉献、报告、唱散会诗歌和祝福,一切程序似乎如同往常般的一一进行。哪知道,祝福之后,乌节路聚会长执会主席林方荣牧师走到圣餐桌前,开始了圣餐礼。原来,这是为日后崇拜会直播的又一项预习。
遵守文化社青部的指导原则
根据文化、社区及青年部(MCCY)的指导原则,实体崇拜会的会众每一次不得超过100人。乌节路聚会的每个实体崇拜会将根据不同肢体分组出席,为了照顾到当天在网上参与崇拜会直播的会友感受,整个网上崇拜会程序就在祝福礼和殿乐后结束,圣餐礼随后在直播结束后才开始。乍听起来好像有些混淆,再仔细研究一番就应该可以明白的了。
——不是得进行体温监测吗?可检测台在哪儿?
——有人说,也许是进去圣殿入口处那里?要不要就进去?
话音未落,只听到不远处有声音喊着叫停:“等一下!这里这里!”几位工作人员拿着A的站牌、拿着站立式的体温检测器,还有SafeEntry 扫描二维码告示牌,快步走来。 啊!也许是我们这些出席者太早到了。值勤的长执和弟兄姐妹,不怕不怕,我们等你。
当天最大挑战是:15分钟内做好迎接会众的准备
跨聚会防疫应对小组主席陈奕慧长老说,预习当天最大的挑战是必须在短短的15分钟内能够做好迎接会众的准备工作,包括确认从早前乌节路长老会(英语崇拜)实体崇拜会后的清洁工作是否到位。因为11时15分起会众就将陆续进入圣殿。“感恩受指派服侍的长执都准时抵达,全然配合指示快速部署,非常有效率!”
走进圣殿,啊!久违的教会,我们来了!久违但熟悉的老朋友,大家可都好呀!
做足安全措施
教堂里那一张张长长的木椅子,每隔一排就封两排,不能坐下的椅子上除了有大大的X(打叉)字贴纸之外,还用绳子围将起来,疫情之前一排长椅子可以“挤挤”的坐上10个人,如今只能以5人为限。约略数一数,长长短短A B 两边两个会众区块的木椅子,足够容纳100人,也符合政府的人数规定。
工作人员已经就位,今天可以出席的长老执事也一一抵达,A B 两个区块的出席者不能交叉接触,但经过近7个月的阻断措施“训练”,不握手问安不自觉的已成习惯,分别坐在A B两个区块的出席者遥相问安,用声音、以手式,或甚至眼神,还是微抖的眼角,大家彼此的心意尽都收到。
11时30分开始崇拜前,教堂外响起了如歌的钟声,大家安静心等候着崇拜会的开始。
疫情之前,这一切太过于理所当然;疫情在完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来袭的这段日子里,更加的叫我们明白,过去每个主日能够参加崇拜会,能够一起在教会聚集敬拜,全是上帝的恩典,尽是祂的作为。今天尽管是限于百人的少数人的聚会(出席的长执和负责幕后工作的同工共52人),但还是感恩满满。
没有唱出声来的唱诗时间
管风琴师奏响了第一个音符,那么的庄严,那么的美妙,那么的叫人有说不出的赞美,熟悉的旋律缓缓流淌开来,叫人不由得百感交集——这是上帝的圣殿,是上帝为我们而敞开大门的圣殿,我们好想高歌称谢祂的美名。
然而,根据规定,聚会时会众不得开口唱诗,大家眼睛盯住投影片投射出的歌词,在心中默默颂唱!没有唱出声来的唱诗时间,竟有着音乐旋律仿佛在空气中飘荡的回声。这样的感觉,在主席的宣召和读经时间里,像极了上帝的声声叮咛在这历史悠久的圣殿厅堂里回荡着,久久不息。。。
进入证道之前,《愿开我眼》这首诗歌就要我们“安静等候主”,得以领悟上帝旨意。为了让今天参与实体崇拜会的会众跟参与线上联合崇拜会的会众领受相同的信息,讲师志伦牧师同一篇讲道《选派长执》再讲一次。
接着的奉献、报告、唱散会诗歌和祝福,一切程序似乎如同往常般的一一进行。哪知道,祝福之后,乌节路聚会长执会主席林方荣牧师走到圣餐桌前,开始了圣餐礼。原来,这是为日后崇拜会直播的又一项预习。
遵守文化社青部的指导原则
根据文化、社区及青年部(MCCY)的指导原则,实体崇拜会的会众每一次不得超过100人。乌节路聚会的每个实体崇拜会将根据不同肢体分组出席,为了照顾到当天在网上参与崇拜会直播的会友感受,整个网上崇拜会程序就在祝福礼和殿乐后结束,圣餐礼随后在直播结束后才开始。乍听起来好像有些混淆,再仔细研究一番就应该可以明白的了。
另外,奕慧长老也指出,指导原则也说明工作人员虽不在100人的限制范围内,但应不要太多。为安全起见,本堂防疫应对小组“把工作人员限制在不超过30人,且工作人员也会按他们工作区块来分,中间若有需要也允许做短暂跨区块处理事务,但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措施。
再有就是,每次的聚会都不得超过1个小时,散会就是字面意思“解散”,下回再“会面“,弟兄姐妹在现阶段将不能有往日散会后在圣殿外的握手问安,不能有茶叙时间(“啊!什么时候才能再尝添福弟兄小组的咖啡香?”)也无法在德明堂在地下室在二楼三楼课室上课或聊天;可惜归可惜,但“回到以往的那一日必将来到”的盼望都在大家的祷告当中,到那日,必是欢喜快乐在其中,像久旱逢甘露的,人人献上满满的感恩祭!
再有就是,每次的聚会都不得超过1个小时,散会就是字面意思“解散”,下回再“会面“,弟兄姐妹在现阶段将不能有往日散会后在圣殿外的握手问安,不能有茶叙时间(“啊!什么时候才能再尝添福弟兄小组的咖啡香?”)也无法在德明堂在地下室在二楼三楼课室上课或聊天;可惜归可惜,但“回到以往的那一日必将来到”的盼望都在大家的祷告当中,到那日,必是欢喜快乐在其中,像久旱逢甘露的,人人献上满满的感恩祭!